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橫跨200年歷史的有機體-剝皮寮老街(訪問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


位於萬華地區的剝皮寮老街迄已經有200多年歷史,是台北市少數保存完整的清代街道,歷經了清代、日據時代、台灣光復一直到現在。在這條短短不到一公里的老街裡,融合了各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從編竹夾泥牆、木構造、清水磚到現代化的鋼樑,感覺既衝突又協調,像是個橫跨200多年歷史的有機體,隨著時代脈動不斷地成長演變。

為進一步瞭解剝皮寮的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在本周「Ramble Taipei漫步台北」的節目中訪問了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主任張欽鵬,帶著大家一起到剝皮寮歷史街區走走。



地名的由來

「為什麼叫做『剝皮寮』呢?」
「究竟是剝什麼皮呢?」
「是剝樹皮?剝獸皮?還是人皮?」
「還是種了太多剝皮辣椒?」

張欽鵬表示,每一個聽到或來到「剝皮寮」的人,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剝皮寮」地名的由來,民眾豐富的想像力與千奇百怪的答案,都令人不禁莞爾。

關於「剝皮寮」地名的由來,張欽鵬指出,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

1.剝樹皮
第一種說法是剝樹皮的意思,由於萬華過去被稱作艋舺,就是原住民語「獨木舟」的意思,過去有許多從中國大陸運來很多物資,像是建材或日常用品,其中尤以福州運來的衫木,在艋舺港口下船後必須透過聯絡的溝渠,運送到目前剝皮寮所在地剝去樹皮。

2.剝獸皮
第二種說法是剝獸皮的意思,根據台北市志記載「艋舺有北皮寮街,又稱剝皮寮街,北皮寮後有一詞應是殺牲製革所在,所製成品不外乎皮箱、枕、鼓。」前兩種說法皆與產業有關。

3.與音譯有關
第三種說法則與音譯有關,這也是目前公認較可信的說法。在艋舺可獲得的地契資料中,嘉慶四年(西元1799)被稱為福皮藔,道光年間則記載為福地藔街;日據時代則被稱為北皮藔街,由於「北」字與台語發音的「剝」近似,因此「剝皮寮」成為普遍的通稱。

建築特色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範圍,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站在剝皮寮街區內,深刻感受到街外車馬喧囂、街內古樸靜謐,街內與街外彷彿平行存在的兩個時空。令人好奇的是,這個曾經是艋舺發展黃金地段的剝皮寮,何以能夠倖存?何以能夠躲過日據時代強力實施的市街改正計畫而不被拆除呢?

1.美麗的意外,保留三尺寬的清代街道
張欽鵬表示,剝皮寮能夠被保存下來是個「美麗的意外」。由於台灣在西元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日本為教化台灣人,自1896年起在台實施國民教育,當時即規劃剝皮寮一帶為老松國小的用地,採取限建政策,剝皮寮老街因而意外地被保留下來。

相較於市街改正後的康定路而言,剝皮寮老街的道路顯得狹小而蜿蜒,而這種僅有三尺寬的街道,也就是清代街道的特色。過去街道多為自然形成的街區,並非人為規劃,而每條街道的寬度僅容一台牛車可以通行;另外,由於過去盜匪猖獗,街道形式彎彎曲曲,形成易守難攻的局面,具備地區防禦的功能。

台灣的街道設計與天氣有關,張欽鵬指出,像是新竹有九降風,使得新竹地區的街道走勢也是彎彎曲曲,這是為了避免九降風直接灌進去。另外,有時候在路上會看到摩托車上有個擋風板,上面還有雨刷,這是從宜蘭傳過來的,主要是因為宜蘭多雨,多個擋風板加雨刷,可以增加騎車者的視線。

3尺寬的清代街道



2.像個有機體,不斷地為自己找到出路
張欽鵬認為,橫跨200多年的剝皮寮建築特色像個「有機體」,也許一開始只是蓋個一樓,用的是土磚,後來家裡存了點錢,開始使用木結構,也許到了第二代,開始使用一些清水磚、鵝卯石磚,或是窯燒磚等等。光是一道牆,就結合了不同時代的建築元素與特色,也道盡了200多年來的沿革與發展。

*「街屋」、「亭仔腳」
街屋為一種狹長式的市街商店住宅,清代稱之為「店屋」,也就是店舖住宅,兼具店舖及住家兩種功能,通常多發展於商業繁榮地區,左右兩戶共用一堵牆壁,進深很長。

店屋通常形成於商業繁榮的地點,張欽鵬說,這類的店屋常發展出「前店後居」(即臨街前廳為作生意之處,後邊則為住家)、「下店上居」(一樓作為商家使用,二樓以上為居住空間)的空間格局。由於華南地區多雨,店家為方便做生意,多會延伸屋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亭仔腳」,騎樓設計常見於東南沿海、新加坡等地。

亭仔腳



*「斜面店」、「兩面店」
由於日本時代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剝皮寮原本店家只面對廣州街173巷,後來因為開發廣州街及康定路,使得原本店家有的被截去大半,有的則變成倉庫位置外露,張欽鵬指出,由於剝皮寮像個有機體,會替自己找到出路,即便是被削去一半的店面,依然可形成「斜面店」,倉庫外露在廣州街及康定路的店面,店家都會自動轉向,形成「兩面店」,一邊面向市街改正後的大路,另一邊則面向老街,兩邊都可以做生意。

3.發揮常民文化、善用空間的特色
大稻埕與剝皮寮均屬於台北市少數幾個保存良好的街屋,但兩者有相當大的不同。大稻埕的街道較為筆直,剝皮寮街道則狹窄彎曲。張欽鵬認為,大稻埕的街屋屬於商業文化,不論空間或是立面都較講究,而剝皮寮的街屋則屬於常民文化,許多設計都反映出先民在有限的房屋裡,善加利用空間的特性。

*「斜馬桶」
張欽鵬進一步舉例,剝皮寮內有戶人家的廁所,由於空間不足,為了善加利用空間,以對角線較長的概念將蹲式廁所呈45度角斜置,形成少見的「斜馬桶」。

*「精算樓梯空間」
就剝皮寮的建築格局而言,多為二進式,中間夾有天井,與大稻埕三進式或多進式的街屋不同。為節省空間,多為前店後舖,下店上舖。 若屬於下店上舖者,多有個樓梯相通。有的樓梯設計可以收起來,大部分的樓梯則設計得相當陡峭,希望能善加利用每一個空間,減少空間死角,甚至連樓梯下的斜角區也能規劃用途。

期許剝皮寮成為西區的101


剝皮寮歷史街區目前分為東西兩側,西側委託給文化局經營管理,多屬於藝術文化的展演及展示,東側則為鄉土教育中心。

張欽鵬表示,剝皮寮目前是台北市唯一公辦公營的歷史活化地區。就地段而言,若在清代,剝皮寮屬於當時的大安區及信義區,屬於精華地段,如果說台北市東區的地標為101大樓,那麼剝皮寮就是西區的101除了因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門牌號碼為「台北市廣州街101」的巧合外,剝皮寮內狹長彎曲的街道也像個躺著的101大樓。張欽鵬期許剝皮寮成為「西區的101」,成為艋舺地區的I Center」,也就是「Information Center,並進一步能結合艋舺地區的特有產業,包括佛俱街、紙糊、香舖等產業,以及傳統藝術匠師的技術,做一些文化與歷史的傳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