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8日 星期四

【台灣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專訪手繪古蹟達人徐逸鴻

北門

走在街頭,常常會發現許多不同樣式的古蹟與歷史建築物,有的是北方式的宮殿建築,有的是日本和式建築,有的則是仿巴洛克式的建築。新舊交雜的建築,讓台北街頭更加生動有趣,也令人不由得站在街頭多看幾眼,想像著建築物背後的歷史背景。

為了進一步瞭解各式史蹟的建築背景與特色,「Ramble Taipei 漫步台北」特別訪問了新生代的手繪古蹟建築達人徐逸鴻,解說台灣在清朝與日本統治時期的建築特色。徐逸鴻先生係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的碩士,目前就讀於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清代台北城》、以及《圖說日治台北城》等系列手繪古蹟典籍。

清代的建築特色

經歷了日本統治與國民政府等階段的都市開發,台北街頭的清代建築不多。以老台北城為例,目前所能見到的只有幾個城門,除西門已於日據時代被拆除外,光復後東門、南門及小南門都已被改建,目前僅剩北門算是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築。北門近來又因拆除忠孝橋引道,讓民眾得以好好地一覽全貌。

徐逸鴻表示,清朝時期的建築,主要的外觀特色為「燕尾翹脊」。「燕尾翹脊」係指建築物主脊朝上微彎、兩端外沿向上翹起並分叉的曲線,形如燕子尾,這也是學界所稱的「馬背」或匠師口中的「額頭」。過去認為,「燕尾翹脊」並非一般人家所能使用,只有官府可以使用,或者家裡有人中了舉人或進士才能使用。另外,寺廟也可使用「燕尾翹脊」,因為神的地位超越了一般人。

燕尾翹脊

除了北門外,台北目前大概只有萬華的祖師廟、淡水的福祐宮以及植物園中的欽差行臺等處,具備清朝時期的建築特色。
很多人也許會好奇,龍山寺興建於清朝(1738),難道不算是清朝時期的建築代表嗎?徐逸鴻表示,台灣的傳統建築興起於清朝,到日本時代達到鼎盛,多數建築或許於清朝年間興建,但像是龍山寺或保安宮等,均於日本大正年間改建或擴建,應歸類為日本統治時代的漢人建築代表。



祖師廟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特色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建築,分為漢人與日本人兩大系統。自中國大陸移居來台的漢人建造漢人的建築,用的是自己的匠師與工班,以龍山寺與保安宮為代表。

日本人統治台灣後,大量引進西洋建築,讓台灣的建築界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不僅在大學設立建築系,更樹立了現代的建築方式。

由於日本當時強調「脫亞入歐」,全面西化,在建築方面學習英國。徐逸鴻指出,日本政府當時曾經找了個英國老師到東京教授西洋建築,這套西洋建築系統與日本原本的建築系統大相逕庭。日本人在學習了英國的建築系統後,派了建築界第二代及第三代到台灣,同時也奠定台灣現代建築的基礎。

1.前期-醉心於維多利亞式的紅磚建築
日本統治前期的建築特色是紅磚,建築外觀多為仿維多利亞式的紅白相間建築,像是總統府、專賣局、西門紅樓以及台大醫院。由於當時燒製紅磚的技術已經到達相當成熟的境界,像是台大醫院,幾乎全用紅磚砌成,令人嘆為觀止。

不同的是,總統府外觀雖為紅白相間風格,卻已非紅磚砌造。因為總統府在設計建造時,當時的技術已進化至鋼筋混凝土,但日人在外觀上仍醉心維多利亞式風格,因此在外觀上改採貼磚的方式呈現。總統府可以說是台灣官方建築最早的二丁掛代表。

維多利亞式風格的台大醫院舊館


2.中後期-以貼磁磚為主要風格
日本統治的中後期,以貼瓷磚為主要風格,一開始貼的是紅色,後來才改貼其他顏色的磚,像是中山堂,外觀貼著墨綠色的磁磚。

總統府的磚紅色並非真正的磚頭

3.巴洛克風格-以台北賓館為代表
日本時代另一個建築主流則是巴洛克風格。文藝復興的後期,在西洋古典的基礎下,開始將一些元素排列組合,像是圓拱、弧拱等;巴洛克風格則是將建築與雕塑結合,透過泥塑、雕刻等誇大的方式展現,希望塑造華麗浪漫的戲劇性效果,官方建築以台北賓館為代表。

徐逸鴻說,日人興建台北賓館後,樹立了官方的標準,連帶也影響了民間的建築,因而有些富商所蓋的洋樓均紛紛仿效,以巴洛克風格為主。日本在建設台灣時公共建築,可以說深刻地影響台灣民間的建築。

台北賓館

4.日式建築-以神社、寺廟為主
除了西洋建築外,日本人也帶來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主要為神社及其寺廟,像是中正紀念堂附近有座東和禪寺,過去是很大的寺廟,目前僅遺留觀音禪堂部分。

另外,圓山有個臨濟護國禪寺,其正殿就是個標準的日本式木造佛殿。日本的佛寺建築在1930年代很多都改為水泥式的建築,主要原因在於,日本人來台初期,大量使用日本木頭,蓋了許多木造建築,最後都不敵台灣的白蟻與颱風,不是被啃蝕一空,就是被颱風吹垮。

臨濟護國禪寺的木造大殿在台灣算是經典式的日式木造建築。徐逸鴻認為,日本雖強調「脫亞入歐」,表面學習的是歐美思想與技術,但在寺廟及神社的建築仍採取日式傳統建築式樣,也反應出日人無論如何強調維新,心裡最深處仍是想守住原來的傳統與文化。


臨濟護國禪寺大殿

採訪後記:
訪談後,徐老師隨即手繪艋舺龍山寺送給我,手繪過程不到30秒,當場展現雄厚的手繪建築物功力,令人又驚又喜。同時徐老師也透露,他將繼艋舺及大稻埕文化地圖後,在今年四月間出版「台北城文化地圖」,我們期待「台北城文化地圖」的問世,也希望屆時再次邀請徐老師上節目,暢談文化地圖及古蹟保存等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