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林五湖故屋】大稻程第一棟閩式街屋


林五湖故居



這次拜訪的是大稻埕的第一棟閩南式街屋-「林五湖故居」。這棟房子建造於1851年,面寬約五公尺,縱身長約一百公尺,是一棟標準三進二中庭的街屋。今天下午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林五湖的第五代傳人林宗祐及其妻子,向我們述說著大稻埕的興衰發展以及這棟房子所見證的歷史。



保存完整的大稻埕街屋























1853年「頂下郊拼」,同安人戰敗遷居大稻埕;1860年英法聯軍後,淡水開港,英商杜德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後,造成製茶業的興盛、大量洋商聚居,加上原本的傳統南北貨交易,也導致另一批買辦及大稻埕富商的崛起。相較於艋舺地區受到瘟疫的打擊以及當地居民的保守排外心態,大稻埕迅速地取代日漸沒落的艋舺,ㄧ躍成為台灣北部最繁榮的商業活動中心。


街屋是過去漢人最主要商業聚落的建築方式,特徵是正面很窄,深度很深,前後可以建造好幾進(一棟房子稱為一進),每進之間以天井隔開,街屋的左右牆壁都是和隔壁共用的,稱為「公壁」。而閩南式建築的特色,在於單層建物且材料多為土埆或紅磚,再加上閩南地區多雨,採用斜屋頂,並以瓦片覆蓋,利於排水;前面多留有「亭仔腳」,方便路人行走與避雨。一般而言,街屋的第一進是做生意用的,第二進則是所謂的神明廳,第三進則是廚房及倉庫,之後有的則作為住家使用。


林宗祐說,他的祖先是從基隆遷居至大稻埕,而非像其他同安人是從艋舺遷居,祖先一開始是做生意的,「林五湖故居」因為過去靠著大稻埕碼頭,第三進臨近岸邊,貨物上岸後,即可直接進入倉庫屯放。其正門店面完全採用木板組裝而成,好處是白天可開門做生意,若遇貨物太大則可將整個門面、窗戶拆卸下來,等貨物進屋後再組裝回去,晚上則是把木板裝上休息,門面及窗戶完全不用一根釘子。同時,由於林家是命理世家,門環採取八卦造型,不僅可避邪亦相當具有特色。



林家特有的八卦門環




林先生也向我們介紹林家祖厝匠心獨具的設計。在林家祖厝每進中間有個小中庭,從中庭到第二進必須踩上兩個石階,這個設計意味著步步高升。對於街屋的房子而言,第二進的門才是所謂的家裡大門,若有客人來訪,先請其先到小接待室-「茶廳」坐坐,驗明正身後,若為長輩或熟識者才能進入正堂,也就是神明廳;若是不熟或不認識,可能就只能坐在「茶廳」,望門興嘆,不得其門而入了。神明廳採用樓井方式設計,就高度而言約有二層樓左右的高度,並非閣樓,但仍稱二樓為「半樓仔」。林宗祐先生當場還打趣地跟我們說,半樓仔在過去相親年代,多是讓女方躲在上面偷瞄男方面貌用的。




象徵步步高升的石階

很高興能結識林宗祐先生及其妻子,讓我們聽了很多大稻埕的歷史與林家祖厝的故事,林先生還當場送了我們一本著作留念,希望下次我們還有機會拜會他們,了解更多台灣的發展史。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家老大還跟我說,課本裡的台灣歷史太不近人情,難怪他都讀不懂,現在聽一聽故事後,他覺得自己的台灣史都通了呢!!!


林五湖傳人-林宗祐先生簽名贈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