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孔子廟究竟是不是廟呢?】



位於酒泉街上的台北孔廟



孔子廟雖名之為廟,但廟中並無孔子塑像,也不像一般廟宇有門神或在樑柱、門楹上刻字或寫對聯。孔廟中無塑像的原因,相傳是明太祖認為雕工無法表現孔子神態,故下令以牌位取代,所以在孔廟內看不到孔子的塑像。孔廟內的樑柱、門楹皆未刻字,也無對聯,這也是因為不敢在孔老夫子面前賣弄文章之故。同時,孔廟的門上也沒有門神,一律刷成紅色也因此讓整棟建物顯得樸實而莊嚴。


台北孔廟是由台北仕紳籌備、捐地、集資興建的,歷時14年才完成,邀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台所設計建造,這也是王益順的最後一個作品,格外具有代表性。台北孔廟的興建過程波折不斷,歷經數度停工與復工,於1939年才全部完工,但也只建造了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與崇聖祠。一般孔廟配備的明倫堂、武聖殿、朱子祠及魁星閣,均因為經費不足未能興建。



一般而言,孔廟的正前方,常常會有一道高大圍牆,稱為「萬仞宮牆」,其典故出自於《論語》,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意思是說,孔子的學問道德高深,如果沒有潛心學習就無法窺其的深奧。而位於台北孔廟的萬仞宮牆旁,還有四隻可愛的猴子石雕,分別摀著眼、摀著口、摀著耳、手放背後,這也是出自《論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四隻石猴子現已經成為台北孔廟的地標,讓往來的遊客,忍不住跟他們合照。

台北孔廟內的許多設計,都代表著相當特別的涵意。舉例來講,像是大成殿屋脊上的通天筒和梟鳥,是專屬於孔廟的飾物,通天筒位於正脊兩端,代表孔子道德崇高,能上通天意。旁邊垂脊上多隻梟鳥,則象徵著孔子有教無類,即便是傳說中凶惡、會吃母鳥的梟鳥,也會靜靜停在屋脊上,接受孔子教化。


孔廟門上沒有門神,門旁也無刻字
台北孔廟的門相當特別,首先要進一道「黌門」,黌門也就是規矩之門,進了這個門就要遵守規矩。孔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其右邊的門稱為「禮門」,左邊的門稱為「義路」,也就是說學生必須經過「禮」、「義」兩種路徑,才能進入孔子的殿堂。進禮門、出義路,表示做人要循禮蹈義。


很多人注意到,孔廟的門上打了很多門釘,叫做「欞星門」,總共使用108顆門釘代表108個天神,也就是36天罡72地煞。但有人認為此說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又有一說為門釘是門最高級的型制,108=12x9,九可以說是極陽之數,象徵12個月都充滿陽光好運道。此外,孔廟外的半月型水池叫做「泮池」,具有防火災、調節寺廟氣溫及風水之象徵作用;泮池上有泮橋有著竹節狀的欄杆象徵高風亮節;毛筆狀的橋頭代表帶來文運。


使用108顆門釘的欞星門
















回到主題,孔子廟究竟是不是廟呢?其既無一般廟宇的偶像崇拜,亦無門神、雕像,有人認為孔廟不是廟,但若孔廟非廟,何以又設置香爐呢?相當耐人尋味~

後記:由於颱風來襲,台北孔廟的今年釋奠典禮延至十月初舉行,意外地讓今晨走訪孔廟的我們,碰到八佾舞的排練,這應該也算是早起鳥兒的收穫吧!

設置香爐的孔廟





巧遇排練中的八佾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