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辜凱鈴-從涼粉傳人到社區營造之路




鐺鎯~鐺鎯~鐺鎯
小時候只要聽到這個鈴聲響起,就知道涼粉攤來了,會趕緊衝出去買份涼粉,看著涼粉伯熟練地將冰鎮的涼粉撈起,再迅速地沾了些麵茶粉交給顧客。記憶中,只要一拿到涼粉,總是迫不及待地將這些沁心涼又軟Q的涼粉放進胃裡永保存,最後殘餘的麵茶粉,也不容許放過,一定要加些水攪一攪後再一起入庫保存,任憑著麵茶香與涼粉的軟Q勁在齒頰中回味。

涼粉是很多艋舺人共同的成長回憶,就在許多古早味漸漸消失在台北街頭之際,這家全台唯一的涼粉攤依然堅守在艋舺的貴陽街及西昌街口,顯得格外珍貴。


一、涼粉源自日本傳統點心「葛切」

五年前,涼粉伯辜明雄的手因為做涼粉,做到手受傷,往往只要手發作時,一休息就是兩個月,但為了養家活口,辜明雄再怎麼痛都忍下來,直到骨頭萎縮,遭到醫生警告再不停止就會連自己上廁所拉褲子的力量都沒有時,才決定結束涼粉攤的生意。那一年剛好是辜明雄賣涼粉滿50年。

涼粉源自日本傳統點心「葛切」,是日據時代在和菓子店工作的台灣人改良後後傳出來。涼粉與葛切的做法相同,強調軟Q有勁的口感;不同的是,葛切用的是葛根粉作,沾著黃豆粉吃,台灣則是用地瓜粉作,沾著麵茶粉吃,形成獨特的台式吃法。由於台灣早期居民相當窮困,地瓜是最常見的食物,因此常把地瓜做成食物,像是地瓜粥、肉圓等。早期的貴陽街叫做蕃薯市街,因為漢人常在這裡以地瓜跟平埔族交易而得名。

冰鎮過的涼粉
沾涼粉的麵茶粉



二、決定繼承父業,過程艱辛

涼粉伯的長女辜凱鈴,原本在生技公司上班,得悉父親決定結束涼粉攤的工作後,在繼續上班與繼承父業的兩難中,掙扎了近兩個月,最後決定毅然辭去工作,回家接下艱辛的工作。「涼粉的做法就是將地瓜粉加水加熱,直到攪不動為止,攪拌涼粉需要很大的力氣,就連自己的弟弟都攪不動」,「為了要保持新鮮度,每天大約半夜三點起來做,做到九點多出門擺攤,平均一天只睡四個小時。」辜凱鈴強調,涼粉的珍貴在其手作的口感,一定要用耐心及愛心去做,這也是從涼粉伯傳承下來的堅持。

另外,涼粉伯一家對於涼粉所沾的麵茶粉也很講究,是由辜凱鈴的阿公在40年前發明了一台機器,可以不停地旋轉來炒麵茶粉,但為了避免麵茶粉卡在機器的壁緣而燒焦,必須不停地敲打機器的外殼。辜凱鈴曾經想過要買外面的麵茶,但嘗試之外發現吃起來的口感不對,那時的她才領悟原來麵茶粉的細緻度是會影響涼粉整體的口感,也開始自豪自家製作的麵茶粉品質優良。


炒麵茶粉的機器(照片由辜凱鈴提供)



三、曾經想要放棄,在傳承的信念下找到堅持

「一度想要放棄。」辜凱鈴說,剛開始做的時候,做到手都舉不起來,還被很多老人家嫌棄,嫌她做得不夠好吃、不夠道地,同時她接手時做了些價格調整,那陣子常有人打電話給涼粉伯嫌棄產品品質並要求降價。在老鄰居與老顧客的壓力下,再加上手痛與睡眠不足,辜凱鈴沒多久就累倒了、病倒了,心中一度質疑著,自己為什麼要做這麼辛苦的工作?是不是應該放棄?

儘管有人嫌,卻也有人鼓勵,還有人遠從美國返鄉尋找兒時的記憶,在逛了艋舺一圈之後,發現人事已非,唯一只剩下小時候媽媽曾經買給他吃的涼粉,只剩下這攤記憶中的涼粉攤與記憶中的好味道。辜凱鈴表示,很多人跟她分享小時候吃涼粉的故事與對故鄉的思念,讓她感受到時代傳承的重要,也讓她下定決心守護這份古早味,守護著艋舺人的共同記憶。

這五年來,不論是艷陽高照的夏天,還是寒風凜冽的冬天,辜凱鈴始終堅持地站在貴陽街上擺攤,同時深深地愛上了這條台北市最老的街道,愛上貴陽街的老街風情,她一直想著如何能夠為萬華盡份心力。一年前,在偶然的機緣下,辜凱鈴開始結合同好、成立「好管家」社區營造團體,集結在地的商家與關心萬華發展的年輕人,投入「台北第一街」-貴陽街以及萬華振興的行列。




四、成立「好管家」投入萬華振興行列

這一年多來,「好管家」辦了很多的活動,像是今年初與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等三個組織,為了使在地居民正視街友的問題,辦了場街友與居民共煮共食的活動。這場「日光呷百味」的共煮共食活動,突破過去僅請街友吃一場尾牙的做法,而是由街友自己擔任尾牙的總舖師,大家一起貢獻心力,街友不再扮演過去只是接受施捨的角色而已。也因為與街友接觸,辜凱鈴發現,街友並不像一般的刻板印象,每個街友的背後都有個不得已的故事,而且七、八成以上的街友都有固定的工作,整天躺在地上的街友只是少數而已。

此外,上個月才剛辦完的為期兩天的「艋舺老街藝術節」,也引起地方居民廣大的迴響。藝術節一開幕即由義安社神將班與北管師傅打頭陣,重現七爺、八爺相偕出巡的榮景,同時也邀貴陽街老字號店家與在地達人,如三秀打鐵店、顏恒德商行、吸管達人朱泰陽等,並舉辦了七場系列活動,包括吸管創意DIY、八將團文化介紹、香舖製香示範等。

辜凱鈴表示,辦了很多活動,有時候會遭遇挫折,但也有令人感動的地方。對於「好管家」或「台北第一街」貴陽街的未來,辜凱鈴認為,她個人並不能決定貴陽街的未來,希望喚起居民對於地方事務的重視,一起關注並參與地方未來發展,地方的未來由地方居民自己決定。




艋舺老街藝術節


採訪後記:

伴隨著「忘春風」等老歌,與凱鈴坐在剝皮寮裡喝著老茶,聊了一個下午,不知不覺天都黑了,過程中有淚也有笑,既心疼她半夜三點起床做涼粉的艱辛,也欽佩她投入社區事務的勇氣。錄音的時候,錄進了街上吵嘈的機車聲,也錄進了剝皮寮志工為民眾解說的聲音,回錄音室準備節目帶時,重聽了一次,竟都捨不得剪掉,因為這才是最真實的萬華,雖然吵嘈卻生生不息,雖然混亂卻能看見希望。同為萬華人,期待萬華能有更多年輕人的投入,注入更多的活水,重振萬華的榮景。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你所不知道的龍山寺】專訪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張震鐘助理教授

    
艋舺龍山寺建築興建於1738年,卻也歷經過幾次的改建,目前主要格局奠定於1920年泉州名匠王益順的重建。現今的龍山寺可以說是國內建築工藝相當精湛的寺廟,匯聚了許多名匠的作品,但除了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名匠作品,像是龍山寺的山門建於1960年,是由名匠廖石成設計,中殿的藻井係由32組斗拱逆時針組合而成,三川殿入口處的銅鑄龍柱是於1920年,由廈門剪花匠師洪坤福塑胚,臺北鐵工廠李祿星鑄造等重要文化財外,龍山寺在一些不為人注意的小細節,也設計得相當精妙,令人拍案叫絕。

具有建築專業背景的張震鐘教授,本身是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同時也是有名的古蹟導覽老師。張老師在為我們介紹龍山寺時,特別帶著我們看看龍山寺一些不為人注意的精妙設計。

一、正門口「祈求吉慶」及「安八卦」

很多人在進龍山寺之前,會先雙手合掌,先對龍山寺內的觀音佛祖拜一下,卻沒有發現龍山寺光是在門口設計就藏有玄機。龍山寺中軸線的正門有一個紅色格柵,旁邊有個石鼓,左右石鼓的正前方都有個人物小雕刻。
而這雕的究竟是什麼呢?張震鐘認為,這雕刻的應該是個文官,因為未穿戰袍,再加上文官缺乏運動,所以肚子胖胖的;先就角度而言,左側文官的右手軸線與右側文官的左手軸線延伸後,正好位於龍山寺的中軸線上,這代表的是對於龍山寺的尊敬。

就文官手上所拿的東西來看,左側的文官手裡拿著旗子及圓球,這也是「祈求」的諧音;右側的文官左手上則拿著戟(兵器的一種)、及磬(樂器的一種,祭孔有用此樂器)。合起來唸就是「祈求吉慶」。

龍山寺正門口門框兩側各有個花瓶,花瓶象徵的「平安」的意思,而在每個花瓶的瓶身上各有四個八卦的卦位,加起來總共有八個卦位,這也是「安八卦」的意思。一般住家會有花瓶門飾,但多會採用象徵各個時節的花木來祈求四季平安。
左側文官手裡拿著旗及球
右側武官手裡拿著戟及磬

二、體態優美的剪黏-正殿上方的龍體態優美

龍山寺正殿有相當精彩的交趾陶,交趾陶是種軟陶,位於正殿兩層屋簷中間,有次大修時,由於交趾陶損壞嚴重,必須重修,但有些交趾陶看起來灰灰暗暗,其為郊趾陶大師葉王所做,由於損壞情況並不嚴重,故當時選擇保擇原作,讓後人亦能欣賞大師的作品。

此外,龍山寺正殿屋頂上方也有美麗的剪黏。剪黏則是利用破損的瓷器拚貼而成,過去的人家裡如果有破掉的碗,為避免浪費,多會稍加修飾後,將其裝點在門面上。龍山寺正殿上方的龍係剪黏作品,與一般所見的龍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龍山寺的龍體態優美。

一般而言,修補剪黏就像是修補路面一樣,那裡破就修那裡,最後路會愈補愈高,最後只好把整條路刨開,重舖一次,就古蹟維修來講,也會出現此種情況,哪裡破就修哪裡,愈補就會愈胖。但龍山寺的龍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依照修補地方的大小,精細比對裁接後修補,因此看起來,身材阿娜多姿,與一般寺廟裡面身材厚重的龍剪黏不同。

三、被罰「扛厝角」的外國人 

龍山寺的佛祖香爐上的頂蓋,上面刻有四個沒穿衣服的外國人分別在四個角落把香爐撐起來,主要原因在於先民曾在生活上與外國人有些過節,同時也因為這些恩怨反應在日常生活,乃至於宗廟雕飾上,為發洩心頭不快,找些苦力叫這些外國人做,因此處罰「憨番」打扮成力士模模,不准穿衣服,以半蹲姿勢,扛著奇重無比且高溫的佛祖香爐頂蓋,也因此形成相當逗趣的畫面。




龍山寺的香爐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從古地圖繪製到地方文史之路】專訪文史工作者高傳棋



「一個地方有魅力,是因為這地方有一群有魅力的人,這群人有魅力原因在於他們能夠把故鄉的魅力發揮出來。」

高傳棋表示,他大學時看過遠流出版社翻譯日本西村幸夫所寫的「故鄉魅力俱樂部」,書裡介紹很多日本的村町再造,其中一句話就是談地方的魅力與付出。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句話,在高傳棋的心中埋下一顆地方耕耘的種子。

高傳棋本身是台大地理系研究所畢業,他的同學畢業後大多從事遙測及GIS等相關行業,對於自己為何會從自然類組的領域跨到文史領域,高傳棋表示,由於家境不是很好,大一時就開始四處打工,大一下學期時自己開清潔公司幫老師打掃,大二時則去幫忙老師當社會地理實習課程的助教,也因此投入田野調查與導覽的行列。這一步對於高傳棋而言,是踏入導覽的第一步,迄今已有30年了。

導覽過程中,找到人生三大意義

高傳棋表示,自己的正職是在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工作,近幾年開始耕耘萬華,一年至少有上百場的導覽,每年接觸的人約有五、六千人左右,接觸層面之廣應該跟計程車司機差不多了吧!!!他認為,參與導覽的人形形色色都有,有的是幼稚園小朋友、有的是年紀很大的阿公、阿嬤,甚至連總統候選人都有。

導覽過程中,讓他感受最深、也覺得最有意義的三大體會。第一、「能夠真正雙腳踏著土地,去觀察傳統廟宇、傳統市場、路邊攤乃至於牆角的小草,能夠用心去感受周遭的一切」,「這是入世而不是出世」,這是屬於自我的生命成長。第二,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找到自己的定義,像是有一些傳統地方的老店,原本已快沒落,在導覽過程中得到傳承的意義,這些老店也在得到一些協助後,重新包裝自己的產品,漸漸成為知名的老店。第三,這幾年來有很多年輕人陸續投入地方發展的行列,高傳棋覺得相當地欣慰,也希望透過大家一起努力,讓「地方變得更好」。

 
田野調查得出漢人墾台「五階段論」

高傳棋根據近三百年來漢人來台開墾歷程以及個人對於古地圖及實際田野調查的經驗,提出「五階段論」,包括「港口、廟口、市街、學校、社區」等五個階段,艋舺即是一典型的代表。

高傳棋表示,漢人最初來台開墾,多由港口進入,同時港口也是要回故鄉最近的路,因而會選擇在港口邊做為最初的落腳處。出外拓墾的先民們,在賺些錢後,都想榮歸故里、衣錦還鄉,返鄉後會多選擇重修故宅、祖墳,也因此吸引更多同鄉或宗親一起渡海來台拓墾。因為同宗或鄉親出外拓墾與聚集,全台319個鄉鎮中有69個自然村,由單一姓氏到多姓。

這群同鄉的人為了免除思鄉之情與心靈上的寄託,會在最初落腳的港口附近,選擇地勢較高處興建寺廟等信仰中心,以萬華地區為例,像是依淡水河港口而生的新店頭街(今西園路)的龍山寺、大溪口街(今貴陽街)的艋舺青山王宮等。進而由於人們生老病死的需求,像是龍山寺附近,開始發展出跟活人有關的店,如嫁粧店及佛俱店,有的跟死人有關,如棺材店、紙糊業、壽服店等。高傳棋表示,人的需求使得市街逐漸成型,台北地區至少有50種行業自然形成一條街,像是青草巷、傢俱街等。

日本人來到台灣之後,為了快速教化,並掌握臺灣本島的風俗民情與生活習慣,因此就在「港口、廟口、市街」旁或鄰近空地,蓋起現代化的學校,像是龍山寺旁的老松國小,進而發展出社區。



兩大公共空間「廟宇、學校」共生接軌

高傳棋表示,在體悟近300年來台灣各地出現的「港口、廟口、市街、學校、社區」五階段的發展模式,因而進一步去思考,如何重現老社區內的老廟及老學校過去曾經扮演的角色,讓社區裡的兩大公共空間「廟宇、學校」能夠共生接軌,也就是讓地方擁有生活智慧與實務經驗的老人,到學校裡傳授本身所擁有的各項生活技能與生命教育;年輕學子們願意到社區老廟裡去聽阿公阿嬤述說過往地方故事,並藉由其學校裡所學的知識、科技或數位化技能,將此社區的各種有趣的歷史文化、地方經驗、庶民生活、老祖宗生活智慧等記載及傳承,做為未來適應各式變遷的參考。







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

【孔子廟究竟是不是廟呢?】



位於酒泉街上的台北孔廟



孔子廟雖名之為廟,但廟中並無孔子塑像,也不像一般廟宇有門神或在樑柱、門楹上刻字或寫對聯。孔廟中無塑像的原因,相傳是明太祖認為雕工無法表現孔子神態,故下令以牌位取代,所以在孔廟內看不到孔子的塑像。孔廟內的樑柱、門楹皆未刻字,也無對聯,這也是因為不敢在孔老夫子面前賣弄文章之故。同時,孔廟的門上也沒有門神,一律刷成紅色也因此讓整棟建物顯得樸實而莊嚴。


台北孔廟是由台北仕紳籌備、捐地、集資興建的,歷時14年才完成,邀請泉州名匠王益順來台所設計建造,這也是王益順的最後一個作品,格外具有代表性。台北孔廟的興建過程波折不斷,歷經數度停工與復工,於1939年才全部完工,但也只建造了萬仞宮牆、泮池、櫺星門、儀門、大成殿與崇聖祠。一般孔廟配備的明倫堂、武聖殿、朱子祠及魁星閣,均因為經費不足未能興建。



一般而言,孔廟的正前方,常常會有一道高大圍牆,稱為「萬仞宮牆」,其典故出自於《論語》,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意思是說,孔子的學問道德高深,如果沒有潛心學習就無法窺其的深奧。而位於台北孔廟的萬仞宮牆旁,還有四隻可愛的猴子石雕,分別摀著眼、摀著口、摀著耳、手放背後,這也是出自《論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四隻石猴子現已經成為台北孔廟的地標,讓往來的遊客,忍不住跟他們合照。

台北孔廟內的許多設計,都代表著相當特別的涵意。舉例來講,像是大成殿屋脊上的通天筒和梟鳥,是專屬於孔廟的飾物,通天筒位於正脊兩端,代表孔子道德崇高,能上通天意。旁邊垂脊上多隻梟鳥,則象徵著孔子有教無類,即便是傳說中凶惡、會吃母鳥的梟鳥,也會靜靜停在屋脊上,接受孔子教化。


孔廟門上沒有門神,門旁也無刻字
台北孔廟的門相當特別,首先要進一道「黌門」,黌門也就是規矩之門,進了這個門就要遵守規矩。孔廟以「大成殿」為中心,其右邊的門稱為「禮門」,左邊的門稱為「義路」,也就是說學生必須經過「禮」、「義」兩種路徑,才能進入孔子的殿堂。進禮門、出義路,表示做人要循禮蹈義。


很多人注意到,孔廟的門上打了很多門釘,叫做「欞星門」,總共使用108顆門釘代表108個天神,也就是36天罡72地煞。但有人認為此說深受道家思想影響。又有一說為門釘是門最高級的型制,108=12x9,九可以說是極陽之數,象徵12個月都充滿陽光好運道。此外,孔廟外的半月型水池叫做「泮池」,具有防火災、調節寺廟氣溫及風水之象徵作用;泮池上有泮橋有著竹節狀的欄杆象徵高風亮節;毛筆狀的橋頭代表帶來文運。


使用108顆門釘的欞星門
















回到主題,孔子廟究竟是不是廟呢?其既無一般廟宇的偶像崇拜,亦無門神、雕像,有人認為孔廟不是廟,但若孔廟非廟,何以又設置香爐呢?相當耐人尋味~

後記:由於颱風來襲,台北孔廟的今年釋奠典禮延至十月初舉行,意外地讓今晨走訪孔廟的我們,碰到八佾舞的排練,這應該也算是早起鳥兒的收穫吧!

設置香爐的孔廟





巧遇排練中的八佾舞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西門紅樓】

華燈初上的紅樓,別有一番風味

自從敗了一只智慧手環後,成了MW(Metro-Walk)一族,不僅每天認真地觀測手環上計步器,到底有沒有達到一萬步,同時為了避免走得太無聊,更是每天變換行走路線,增添生活樂趣。西門捷運站出口的紅樓,是西門町圓環旁的大地標,也是每天必經之地。

西門町一帶在日據時代是規劃為日本人的居住之地,附近有許多的公共建設都是為了日本人提高當地生活機能而設,例如興建新起街市場(現今之紅樓)、壽尋常小學(現今之西門國小),以及曾經在市場旁邊蓋的稻荷神社、東本願寺及西本願寺等。

新起街市場原本是以木頭搭蓋的傳統市場,直至1908年由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蓋起了一棟二至三層樓的八角形紅磚建築,以及後面相連一整排紅磚樣式的十字形平房,新起街市場可以說是台灣第一座由官方出面興建的公有市場。相傳這個地方原先是墓地,為了鎮邪、驅邪,近藤十郎將西洋的十字架與東方八卦合而為一,我想,這也算是日本人在明治維新後試圖結合東、西文化的產物吧!!!

紅磚搭配白色橫式帶的辰野風
就建築風格而言,主建築物八角樓是由紅磚搭配白色橫式帶,是當時流行的「辰野風」,與當時的總督府(現今的總統府)是同一種風格;八角樓的頂層每一面都有老虎窗,共有八面,做為建築物通風及散熱用,相當具有特色。

小時侯記憶中的紅樓,除了主建物正面看得出來外,周圍被許多鐵皮及棚架違建淹沒,違建下就是曾陪媽媽買菜的西門市場;主建物內部則是播色情片與二輪電影的地方,根本無緣入內參觀,直到1997年被列為三級古蹟後重新修復使用後,才重新開放給民眾參觀。現今的紅樓已被打造為文創中心,左右兩側廣場,一邊做為創意市集,每到假日都熱鬧滾滾;另一邊則是成為台北市聞名的GAY BAR,每到傍晚人群開始聚集,夜晚都是人聲鼎沸、愈夜愈美麗,在這裡的男生個個打扮時尚、身材健壯,看得人臉紅心跳,不由得緊張。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林五湖故屋】大稻程第一棟閩式街屋


林五湖故居



這次拜訪的是大稻埕的第一棟閩南式街屋-「林五湖故居」。這棟房子建造於1851年,面寬約五公尺,縱身長約一百公尺,是一棟標準三進二中庭的街屋。今天下午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林五湖的第五代傳人林宗祐及其妻子,向我們述說著大稻埕的興衰發展以及這棟房子所見證的歷史。



保存完整的大稻埕街屋























1853年「頂下郊拼」,同安人戰敗遷居大稻埕;1860年英法聯軍後,淡水開港,英商杜德在大稻埕設立製茶據點後,造成製茶業的興盛、大量洋商聚居,加上原本的傳統南北貨交易,也導致另一批買辦及大稻埕富商的崛起。相較於艋舺地區受到瘟疫的打擊以及當地居民的保守排外心態,大稻埕迅速地取代日漸沒落的艋舺,ㄧ躍成為台灣北部最繁榮的商業活動中心。


街屋是過去漢人最主要商業聚落的建築方式,特徵是正面很窄,深度很深,前後可以建造好幾進(一棟房子稱為一進),每進之間以天井隔開,街屋的左右牆壁都是和隔壁共用的,稱為「公壁」。而閩南式建築的特色,在於單層建物且材料多為土埆或紅磚,再加上閩南地區多雨,採用斜屋頂,並以瓦片覆蓋,利於排水;前面多留有「亭仔腳」,方便路人行走與避雨。一般而言,街屋的第一進是做生意用的,第二進則是所謂的神明廳,第三進則是廚房及倉庫,之後有的則作為住家使用。


林宗祐說,他的祖先是從基隆遷居至大稻埕,而非像其他同安人是從艋舺遷居,祖先一開始是做生意的,「林五湖故居」因為過去靠著大稻埕碼頭,第三進臨近岸邊,貨物上岸後,即可直接進入倉庫屯放。其正門店面完全採用木板組裝而成,好處是白天可開門做生意,若遇貨物太大則可將整個門面、窗戶拆卸下來,等貨物進屋後再組裝回去,晚上則是把木板裝上休息,門面及窗戶完全不用一根釘子。同時,由於林家是命理世家,門環採取八卦造型,不僅可避邪亦相當具有特色。



林家特有的八卦門環




林先生也向我們介紹林家祖厝匠心獨具的設計。在林家祖厝每進中間有個小中庭,從中庭到第二進必須踩上兩個石階,這個設計意味著步步高升。對於街屋的房子而言,第二進的門才是所謂的家裡大門,若有客人來訪,先請其先到小接待室-「茶廳」坐坐,驗明正身後,若為長輩或熟識者才能進入正堂,也就是神明廳;若是不熟或不認識,可能就只能坐在「茶廳」,望門興嘆,不得其門而入了。神明廳採用樓井方式設計,就高度而言約有二層樓左右的高度,並非閣樓,但仍稱二樓為「半樓仔」。林宗祐先生當場還打趣地跟我們說,半樓仔在過去相親年代,多是讓女方躲在上面偷瞄男方面貌用的。




象徵步步高升的石階

很高興能結識林宗祐先生及其妻子,讓我們聽了很多大稻埕的歷史與林家祖厝的故事,林先生還當場送了我們一本著作留念,希望下次我們還有機會拜會他們,了解更多台灣的發展史。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家老大還跟我說,課本裡的台灣歷史太不近人情,難怪他都讀不懂,現在聽一聽故事後,他覺得自己的台灣史都通了呢!!!


林五湖傳人-林宗祐先生簽名贈書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台北市「對場作」的代表-保安宮

保安宮

「三月逍媽祖」,大甲媽遶境進香活動正在台灣中部延燒,但農曆三月除了逍媽祖外,保生大帝的聖誕也是在農曆三月。但我們這次一家老小出動不是為了保生大帝的生日,而是為了去看台灣在清末及日據時期相當盛行的「對場」建築特色。

所謂「對場」,就是將建築或分為左右兩邊,或分前後兩棟,由兩派人馬各自進行、相互競賽,完成後勝者可以贏得在業界的好名聲。而台灣這種「對場」建築,僅在清末及日據時代流行,且以寺廟居多。保安宮是台北市寺廟採用「對場作」建築風格的代表,在1917年重修時,由當時住在板橋的大木匠陳應彬與大稻埕郭塔兩人,以中軸線為界,各領團隊在左右兩側「對場」興修。

以中軸為界的對場作

根據資料顯示,保安宮「對場」的部份,包括屋脊、前殿木結構及正殿重檐間木結構。就我們現場觀察,最明顯「對場」的部份,在保安宮正殿上方的屋脊,工匠們在屋脊上方各取不同人物來雕刻,遠處亦可見其工藝精細,可以想見當年雙方努力求勝的用心。但老實說,「對場」部分真的太高、太遠,若不細看,其實很難分辨差異,這可能也是我們設備不足,下次應該帶望遠鏡來好好欣賞一下。


脊上方工藝精細
從今日的觀點來看,「對場」已成為清末及日據時期建築的一大特色,到了民國時期己不多見,這個特色也是將台灣寺廟建築藝術推往巔峰的重要助力。


此外,在進保安宮參拜前,我的大姑提醒我,保安宮內保存許多台南名匠潘麗水的代表作,我們在保安宮繞了一圈後,發現正殿周圍的壁畫都是潘麗水的作品,其特色在於筆觸流暢,用色華麗而典雅。順道能夠欣賞到大師的作品,也算是個滿棒的意外收穫。


潘麗水的壁畫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見證「頂下郊拼」的祖師廟


祖師廟原貌


每周五晚上是我們家那兩個小子自己覓食的時段,說也奇怪,這兩個小子每每喜歡到祖師廟口吃清粥小菜。一時興起考考兩小子對於家裡附近清水巖祖師廟瞭解多少,沒想到,他們心裡只想到周遭美食及電影「艋舺」的片斷畫面,其餘腦中一片空白。


對我來說,清水巖祖師廟不僅是小時候最愛去的地方,它更見證了台北的都市發展歷史。19世紀時,艋舺移民漸多,以同安人為主的下郊與三邑人的頂郊,為了爭取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加上同安人自己有奉祀的神明-霞海城隍,並未加入龍山寺的信仰等因素,雙方衝突不斷;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爆發了俗稱「頂下郊拼」的分類械鬥。

「頂下郊拼」後,同安人戰敗移居至大稻埕及大龍峒,造成大稻埕的興起,霞海城隍也被迎至大稻埕供奉,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後來大稻埕愈來愈繁榮興盛,甚有超越艋舺的趨勢,讓當時的官府在兩地難以抉擇的情況下,只好選在艋舺和大稻埕的中間地帶興建台北城。一場激烈的戰役,影響了地方的發展,更牽動未來台北城一百多年的走向,令人始料未及。

關於清水巖祖師廟也有許多傳說,像是裡面供奉的祖師爺,相傳是宋代一位高僧,常為地方祈雨解旱,施醫救人,過世後被奉為安溪的守護神。據傳,每逢大災變,這位鄉民守護神都會掉落鼻子,藉以向世人示警,所以又被稱為「落鼻祖師」。另外,據聞中法戰爭大戰於淡水之際,淡水曾請來艋舺的清水巖祖師爺助陣,使該戰大捷,台北得以平安,為表功績,當時的光緒皇帝御賜「功資拯濟」匾額,目前放在祖師廟大殿上方,據說這也是全台北市目前唯一倖存的一塊皇帝匾。

清光緒帝御賜匾額
令人莞爾的是,淡水的祖師爺信徒認為,神像原屬於淡水,是艋舺人借去寄放而已;艋舺人則認為,神像是艋舺借給淡水,才讓淡水平安,因此神像屬於艋舺,兩派爭執不斷,只好輪流奉祀。之後落成的淡水祖師廟,正殿也掛有「功資拯濟」匾額的複製品,兩者何者為正統,只能留待後人自行評斷。